第三百六十九章 应天府对燕王的一招致命-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 book chapter list     “趁这个机会,一举拿下燕王。”

    好大的口气。

    都察院。

    几名官员谈论中,其中一名三十几岁的官员,说的话传出去会让人震撼。

    他的脸上也没有自觉,反而理所当然的样子。

    “景清,此事不得莽撞,需要从长计议。”

    “对待非常之人,必行非常之事。”那名叫做景清的官员,毫不客气的顶了回去。

    “高勉,叶希贤两人,已经说明了北平无法讲道理,既然如此,还要跟燕王讲道理,必然吃亏的是讲道理的一方。”

    “不要这么激动嘛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是怕事。”

    景清一点也不顾及同僚的脸面。

    他就是这样的人。

    自幼父母双亡,寄居在陕西乡下外祖母家中,靠着自身的努力,过五关斩六将,一路杀到朝堂高中榜眼。

    他的前半生已然说明了他非常人。

    他的后半生更不是常人敢做的。

    他敢在朱棣篡位后,做出趁早朝之机,刺杀朱棣的举动,虽然行刺失败,但可见其胆量和坚韧。

    一般人放不下生命,更不提放弃荣华富贵。

    但是他为了心中的志,可以放下一切,并且甘愿做出牺牲。

    现在的都察院。

    对于叶希贤之死,景清是最放不下的人。

    他本是连朱元璋都敢得罪的御史。

    在都察院里,叶希贤和他关系不错,两人都是有志向的人,约定要查世间一切不公之事。

    陕西私茶案背后关系深重,官场上初出茅庐的景清就敢铁面无私,查到秦王府府上也照查不误。

    在四川查走私案,毫不顾忌官场之情,最终除去了当地大贪官金华知府。

    人们常常笑他是个愣头青。

    但是景清不在乎。

    叶希贤的死,景清心中耿耿于怀,属于要坚定彻查燕王府的那一批人。

    “燕王深得圣人喜爱,岂能是三言两语就能影响到的。”

    “哼。”

    景清并不是人们想象的蠢人。

    相反。

    他能在官场上保持自己的信念,一直走到今日,那他比多数人都要聪明。

    日本使者的告状,景清看到了可以利用的机会。

    借恶除恶。

    景清找到黄子澄,约到齐泰等人。

    “根据日本使者之言,金州竟然施行奴隶贸易,有伤天和,这件事可以用来入手。”

    “难道用此事上疏?”

    黄子澄问道。

    景清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“光靠着此事不容易促成,我们先要让舆论起来,促使应天府达成共识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这般,圣人才不好违背民意。”

    “只怕适得其反,圣人可不是能被人逼迫的。”

    齐泰拒绝。

    “在燕王一事上,我观圣人心中并没有主意,只不过因为燕王的功劳,圣人不愿意惩治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要做的就是打破圣人心中的平衡。”

    景清详细的说着他的计划。

    “高勉之案疑点重重,而叶希贤之死更是可见阴谋,如今又有金州之事,北平已到不得不查的地步。”

    “哪怕是圣人也是知道的,我们现在要起的舆论,并不是逼迫圣人,也没有人可以逼迫圣人,而是要让圣人明白,事情不能再拖下去。”

    日本使者的告状,为皇太孙一系提供了“弹药”。

    这是巧合,也是必然。

    北平的话语权在工厂。

    那么应天府的话语权在乡绅的口中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