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六十四章 早餐吃鸡蛋喝牛奶的学校-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这叫做重视。

    密云的社会风气提升,不是空洞的标语和口号引领出来的,而是实打实的铸造出来的。

    那么在结合这些口号和标语,人们才会被鼓动。

    因为这些都是真的。

    这才叫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。

    而在别的地区,教育因为资源问题,没有大办特办的时候,有一个人咬紧牙关。

    在他的坚持下,密云正在筹建两所学校。

    到明年的时候,会有更多的学生可以入学。

    严中正一边安排接待小王爷的工作,一边不忘记宣传工作,他对干事们说道。

    “农村的社学跟不上形势,许多孩子认的些字就被家人领回去干活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要加强在农村的宣传,不能出现明年学校办好了,却招不到孩子入学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明年出现这种现象,那就是你们的工作没有做到位,是失职的行为。”

    几名干事连连点头。

    中华重工的口号是不以盈利为目的。

    但实际上总有些负责人会考虑自己的得失,或多或少会留意盈利情况。

    唯独严中正。

    他不考虑这些。

    从全方位考虑,在密云工业循环良好的情况下,他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民生。

    这些短时间看不到成绩的事业上。

    导致他的报表上,那么他的功劳就有些不够看,比许多人要略显“单薄”。

    在这片土地上。

    永远不缺乏道德高尚的人。

    这些人常常撑起中华的脊梁。

    朱高炽抵达密云。

    这天。

    他再次见到了严中正。

    对于严中正,朱高炽格外高看一眼。

    以前他对严中正的印象不深,当做中华重工诸多大掌柜中的一员而已。

    直到前番密云之事。

    对这位导火索,朱高炽加强了了解。

    越是深入了解,朱高炽越是喜爱这位中年人。

    “其实,我对于一些文人是非常不喜的。”朱高炽拉着这位秀才的手,亲切的说道。

    朱高炽说着真心话。

    在国家强大的时候,一些人狂妄自大,目中无人,嘲笑一切外部知识。

    在国家弱小的时候,这些人又极度自卑敏感,嘲笑一切中华文明。

    朱高炽心中真正的文人。

    是那些强大时候保持理性。

    弱小时保持坚强。

    正是这些人才铸造了中华民族的复兴。

    像清末后的部分文人,朱高炽是不喜的。

    这些人在连绵不绝的义军反抗,终于获得了自由时,睁开眼看世界后,不但没有说要振兴中华,反而成为极度崇洋媚外的洋腿子。

    对于中华文明极度的打压和鄙视,并没有说要复兴真正的中华文明,他们心中洋人一切都是好的,全身上下每个毛孔散发出的都是负能量。

    他们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不会抗争只会投降,在国家兴旺的时候又成为蛀虫吸血。

    朱高炽拉着严中正的手。

    这份亲切让周边的人为之侧目,不禁看向严中正,此人为何如此讨小王爷欢喜。

    “密云交给伱,我很放心,密云人民的未来,我相信你不会辜负密云人民的信任。”

    严中正有些受宠若惊。

    他在大掌柜的阶梯中排名并不算前。

    他即不是元老级,在序列中也不突出。

    “请小王爷放心。”严中正只能如此说道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      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