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三十九章 东方的奇迹-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但是当内地经济发展起来后,某港只从事两地运输的普通司机,再也不可能回到在某圳包上二奶三奶,在港则和正房蜗居生活的幸福时代。

    只有生产工具发展,让人们能种上数十亩近百亩田地,才能追上工业发展的水平。

    调研司经过调研,很快写了一份详细的报告。

    朱高炽看完后,结合自己后世的认知,明白了问题的所在。

    中国农业技术太发达了。

    发达的农业技术,必定带来更多的人口增长。

    而北平优越的工业环境,没有外部竞争压力下,发展的局势,换个角度来看远比后世要宽松。

    差别在于技术上而已。

    现在用算盘,未来用电脑的区别。

    简而言之。

    北平这些年的新生人口超过了历史发展,工人们需要自家闹成一锅的孩子们有一个去处。

    刺激了更多的大孩子被家长送入学校。

    可以预见。

    未来的几年,北平对学校的需求将会达到一个恐怖的数字。

    教育的投入需要暂缓。

    朱高炽犹豫着。

    军队的建设,对于现阶段的他而言更加重要。

    先进不代表胜利。

    宋朝先进,他失败了。

    西方。

    英国真的就是个乡巴佬而已。

    城市人口在百分之五。

    反倒是十六世纪的荷兰,他的农业人口只占国家人口的五分之一而已。

    十六世纪的荷兰比英国先进多了,最后不也失败了。

    真要是讲先进。

    法国这些国家比英国更有代表性。

    荷兰在十八世纪的衰败,归根于本国人民的爱国心与进取心的丧失。

    宋朝南方经济富裕,可北方才是煤矿主要产区,偏偏那些有煤的地区又处于军事冲突前线,不利于经济发展。

    这是宋朝文明发达,却没有进入工业革命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
    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工业中心,清一色有一个特点:它们都在煤矿产区附近。

    利物浦、曼彻斯特、还有兰开夏住满了煤老板。

    也是英国人所写的英国工业革命一书中内容的关键因素,其中也发表了煤矿和这些地区的重要性。

    以及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,而没有发生在法国这些国家的原因。

    朱高炽要保护自己的权力。

    他相信。

    工业化到了这一步,大明一定会继续发展下去。

    因为便观汉王朝历史,还没有发生过技术全面倒退的例子。

    古代文明在宋朝达到巅峰,后来汉王朝彻底消失,中华文明倒退了百年,但后来的明朝重新恢复。

    恢复过程虽然缓慢,但始终在前进。

    一直到清朝,社会技术不但没有进步,竟然大倒退了。

    《中国古代金属冶炼和加工工程技术史》也只写到清前期,书中的集大成这个形容词,所说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明朝,以及清初从明朝遗留下来的成果。

    《中国科学技术史·农学卷》倒是写到了清朝,但是它是明清混在一起说的,直接说成明清时期的农学,清朝主要提的还是番薯这些明末引进的农作物。

    虽然如此,朱高炽觉得自己还是必须要先发展军队。

    自己还要继续引领中华文明的发展,向天再借五百年也不错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      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