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闲聊中吃饱了饭。 树荫下躺了许多的人,有些人已经睡着了,还有些人闭目养神,总之安静了下来。 甚至在更远的地方。 几十名工人们围在一起,盯着前面的黑板,有名穿着中华重工工衣的工人,在教工人们认字学习文化。 中华重工的规模扩大,需要更多合格的管理者。 在山西这边,他们从本地工人中,选出那些勤奋,具备责任心,有上进心,愿意主动学习的人。 “管理不是简单的事情,更不是让别人听自己话那么简单,需要学习。” “如果连字也不认得,不懂道理,凭什么去管人呢。” 这是最开始讲述的内容。 然后到学习专业上的知识,然后开始细化。 这些工人最后会成为管事,融入到中华重工,他们无疑是中华重工在山西的支持者。 通过他们,中华重工的影响力和控制力,也会得到全面提升。 这也可以叫做文化传播。 正如儒家文化。 学习了儒家文化,自然会靠近中原文明,直至融入其中,以中国人自居。 在另外一处教学地点。 这里培训的工人,很快就要培训结束,没有意外的话,要不了多久,基本上会成为小管事。 培训的工人们,已经按捺不住了。 更好的日子,仿佛在他们的眼前铺开。 今天。 培训的先生神情和以往有些不同,充满了郑重和严肃,没有了往日的温和。 在这些年中,不只是舍人加入到了中华重工,还有不少的读书人,秀才占绝大多数,而这位先生是举人。 他属于进步人士,很早就认可了中华重工自身散发出的文明,并且主动投入其中。 “小王爷曾经说过一句话,他最大的心愿,是伏地在地上,擦净中国身上的耻辱。” “在三十年前。” 培训先生,指了指在座的工人们,充满了悲愤的说道:“我们都是下等人。” “我们的性命不如一头羊。” “我们的文明遭受到了摧残。” “我们的民族尊严被摧毁。” “现在我们光复了中华文明,可我们要永远记住,因为我们的文明太强大了,所以当我们弱小被打败时,一定会被敌人定成为下等人。” “中华重工要推动工业化,只有工业化才是我们必定要行走的道路。” “你们现在只是工人,可你们又是不同的,是中华重工未来的领导者。” 培训先生在众人面前弯下腰,双手合拢行大礼。 “诸位到了那一天,请诸位切勿忘记,你们还具备的民族使命!” 工人们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况。 他们不过是老百姓啊。 面朝黄土背朝天。 可老百姓才是最懂得恩义的,因为他们牵扯不到更高的利益,不受这些因素的干扰。 面对先生这份大礼,这些工人们连忙还礼,纷纷沉重的说不敢忘先生教诲。 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