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零七章 山西的培训班-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北平人工稀缺,需要从南方招募带往北上,商人付出的成本要高于陕西和山西。

    但是北平多年来的经商环境已经有了名声,让许多追求稳妥的商人们,愿意投资北平。

    那些追求更多利益,或者在北平竞争不过别人的商人,他们把视线转移到陕西和山西。

    鸡蛋不放到一个篮子里。

    开矿的同时,多余的资金投入铁道行业,经过中华重工多年的宣传,有许多商人还是愿意的。

    此类的商人,八成来自江淮地区。

    在更多的地区,主要还是传统经济,地主为主要有钱人,他们更热衷于买地。

    所以朱高炽非常看重江淮地区的商人。

    因为只有江淮地区的商人,合起来的资金才雄厚,可以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量。

    富可敌国,形容的就是江淮地区的经济模式。

    “我们应该参与生产管理,不能任由中华重工这么浪费我们的钱,如果是这样,我还不如撤资。”

    商人愤怒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对。”

    “去年北平商业大会可不是这么说的。”

    几名商人都感到不满。

    此时。

    “吃饭啦!”

    棚子中,伙房管事大喊道,一边摇着铁钟。

    此段的工人们,放下了手里的活计,往工棚的方向走去,工人们排着队等着打饭打菜。

    装菜的盆子里,除了蔬菜,酱菜,还有肉,有油。

    这里的伙食水平,已经超过了大明百分之八十的人口,就冲能吃饱肚子能吸引不少人,何况还有工钱可拿。

    在传统的码头上。

    为了一份临时性的苦差,工人们需要抱团,付出性命来争抢活计,因为无业的人太多了,而提供的岗位就这么些。

    现在同样如此。

    这些工人们把现在自己得到的永久性的工作,看得比自己的性命都要重要。

    “仿佛回到了几年前啊。”伙房管事笑呵呵的蹲在土疙瘩上,望着全神贯注吃饭的工友们,忍不住的感叹。

    他也没想到。

    自己靠着会做饭,一路从北平做到了山西。

    “北平那边和我们吃的一样?”

    工地很简陋,工人们有的蹲着吃,有的站着吃,还有的直接坐在地面上。

    三五成群,吃完饭还有一个时辰的午休,是他们恢复体力,闲聊唠嗑的时间。

    几个人围着伙房管事,最喜欢听他讲北平的事情。

    因为他们在听自己的未来。

    伙房管事不懂什么大道理,但是北平发展的越来越好,许多的人过上了好日子。

    这个好日子,要看用什么标准。

    如果用后世眼光来看,那算不上好日子,只不过温饱线上而已,可以买些生活用品之类。

    但在伙房管事心中,无异于是好日子!

    “是的要差些。”伙房管事直言说道,“毕竟咱们这边才刚开始发展。”

    “不是说一样的伙食补助吗?”有工人好奇。

    “北平那边粮食便宜啊,猪羊鸡鱼市场上多得很,只要有钱想买多少都可以买到,咱们这可没有。”

    伙房管事解释。

    工人们恍然大悟。

    “真希望早点过上这种日子。”

    “会的会的,只要咱们中华重工一直呆下去,在咱们这发展工业化,咱们这又不比北平差。”

    “那倒是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