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其实放在当年,只需要朱标一句话,哪里需要走这么多流程。 在众人商议如何对付燕王府的时候,无数的工匠抵达了金州,加入了金州船政。 最先变化的就是船坞。 随着金州船政的订单几何倍的增加,需要修建更多的船坞。 几位老船匠带来了他们的技术。 例如修建最大规模的船坞,如果按照原来的修建方案。 倒梯形的船作,上口宽约一百八十尺,下底宽六十尺,深度在二十一尺左右。 这样一个巨型的船坞,两侧堤岸应当有砖、石筑成的护坡,以避免坍塌,还要开凿出数条巨大整齐均匀的河道。 需要耗费更多资源,以及更久时间。 但是老船匠们凭借自己的经验,提出了因地制宜的方案。 “首先在河漫滩上划出塘口方位,然后动手向下挖,形成塘口。挖出来的淤土和细沙就顺着塘口两侧均匀堆放,然后从别处运来纯净的黄土,在上边继续堆积加高,一边堆积一边夯打,从而在塘口两侧形成堤岸。” “因为黄土层黏性较大,不透水,所以堤岸异常坚固,虽然没有砖石护坡,但已经够用了。” 老船匠们提出的方案。 虽然比较土,但是不但降低了成本,而且节省了时间,是典型的“多快好省”的工程 这种不设护坡的船坞建造方法,正是未来修建“巨型航母”宝船的船坞方法。 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。 以往一般是河滩、海滩上直接建造,通过滑道或者河道驶入江河大海。 而修建如此大的船坞,需要的时间和效率都会增加数倍。 现在采取这种土方法,节省了至少一倍的效率。 本来一两年的工期,在边生产边制作,又不用专门修建河道的土法下,只需要短短的半年。 这就是永乐朝下西洋时,一下子就能造出如此多宝船的原因。 “六作塘”船坞技术后世失传,是船厂遗址的出土,后人才发现了这项古人性价比之高的船坞技术。 无论是六百年不坍塌的巨型船坞,还是技术的超高性价比,乃至让人不可思议的古代时期规模的船只吨位,皆获得了国内外超高评价。 这项优秀技术只是一件而已,随着大量南方工匠的到来,许多性价比高的技术出现在金州。 “金州发展了数年,终于有了吸引南方精华人口的底蕴啊。”林场的主管欣慰道。 比起以前从内地吸收的人口,今年吸收的内地人口素质要远超过往年。 而一号船坞,第一艘蒸汽机轮船下水。 下水成功后。 锅炉开始燃烧,过了许久,烟囱冒出了烟雾,船只两旁的轮子转动了起来。 蒸汽轮船的风帆未升起,无风自动行驶在海面上。 岸上。 无数的工人们发出了欢呼声。 各个团队的技术人员们相拥而笑,有些人笑着笑着哭了出来。 这一两年来,他们吃了不少的苦头,承担了巨大的压力,没日没夜的钻研。 现在他们成功了。 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