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商人并不怕提高工人工资,也不怕多给工人放假,用大量资金来维护生产标准等等,商人们也能接受。 但是前提是有个公平的环境。 总不能他这边用两倍的成本来生产,而另外的地方只用一倍的成本来生产。 不解决这个问题,商人们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,想尽各种办法压榨成本。 “总部厂区出个章程,塞北的订单要和塞南与内地的订单分开,通过上下游从产业链,杜绝不公平竞争现象。” 朱高炽说道。 在当下大明塞外的划分中,塞北就是后世蒙古国,俄罗斯境内,以及哈萨克斯坦境内等地区。 塞南则是内蒙古。 塞南和内地用统一的订单,塞北将会使用另外的订单。 “塞北的矿产资源有价值,可以打包卖给商团,中华重工不插手他们的管理方式,但是在销路上,有归入中华重工体系和上下游产业链的监管” “在塞北的铁路修建权,运营权,同样可以由商团承包,至于是二十年或者三十年,由调研司制定章程。” “相信这份大礼,足够让他们安心。” 周世丰连连点头。 金州模式的厉害和利益,让有些和中华重工长久合作的资深商团羡慕不已。 如果金州模式不是北平内部消化的话,没有商团可以竞争的过金州模式。 唯独中华重工的分配模式,才比金州模式底蕴更丰厚些。 …… 开平北部。 傍晚。 营地肃杀之气熏天,到处是明亮的篝火。 九千名军人席地而坐,围成方形,高台建立在中间,朱能穿戴盔甲立在台上。 朱高炽让朱能带领大军,并不只是因为朱能在历史中的名声。 这些年来。 朱能管理军籍工人,从铁道工程启动的时候,他已经加入了中华重工体系。 下面的军人,许多人都认得朱能。 朱能负责军籍工人的操练之事,他的威望也足够支撑他带领大军。 朱能在中华重工学习了很多知识。 他自身就是舍人出身,上过战场受过伤。 无论是旧式军队的战法,还是新式军队摸索的战术,朱能无疑是两者最精通的人。 可能有指挥旧式军事才能超过朱能的人,但在如何使用新军上,加上对旧式军队的了解,朱能无疑是北平第一人。 朱能成长了很多,在中华重工是个比较温和的人,没有像不认识他的士兵想象中的严厉。 他面色平和,原地转了一圈,看了每处的士兵。 “你们是精兵。” “北平最精锐的军队。” “此次上战场以寡敌众,如果你们牺牲了,抚恤金为五十四两银子。” “原来当卫所兵的时候,因为有田和免税,所以抚恤金更低,虽然现在提高了非常多,但总有个数字。” “五十四两。” “这五十四两银子,是我们的买命钱。” 五十四两银子到底多不多? 对于当下的北平。 “说实在话。” “这五十四两银子的抚恤金,也不过是当下北平工人们几年的工钱,商行之间的一次宴会花销,就远远超过这五十四两银子。” 士兵们精神抖擞,本来士气高昂,突然听到朱能说的这些话,不知不觉间更加的安静。 他们不知道朱能要说什么,好奇的看着朱能。 “在北平有贪官啊。” “包括我们中华重工内部,甚至军工联合办,也有中饱私囊的人。” “他们伸一次手就有许多个五十四两银子。” “可就这五十四两银子,你们多少人的父母,妻儿,兄弟在家中担心流泪。” 朱能大声的说道。 “是我们的命只值五十四两银子吗?” 士兵们坐在荒地上。 他们鸦雀无声的看着台上的朱能,他们的将军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