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七十六章 智者之死-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草原的帐篷外,一名草原老者痛哭。

    “智者,你为什么哭了。”

    部落的台吉听到这里的消息,带着人赶了过来,关心的问向老人。

    老人穿着缝缝补补的袍子,外面套着一件已经破烂不堪的丝绸外衣,在他的帐篷外养着几只羊。

    老人的手因为草原酷烈的自然环境,布满了口子,比一般人都要多。

    他年轻的时候没有吃过苦,中年开始吃苦,细皮嫩肉已经不习惯劳作,但是生活所迫,他必须参加劳动才能养活自己。

    “他死了。”

    老人指了指一名死人。

    “他老死了。”台吉无所谓的说道,不能理解老人的悲哀。

    老人忍不住的落泪。

    “我不是为了他而哭啊,他是部落里最后的汉人工匠,以后我们部落再也没有能制作工具的人了。”

    年轻的台吉忍不住乐了,拍了拍身上的旧盔甲,又指了指人们身上的弓矢。

    “那汉人工匠到了草原是废物,他们从来没有生产过工具,只会浪费部落的食物。”

    老人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在草原上有无数的矿产,可部落开发不出来。以前的时候,部落少部分通过西域获得,大多数通过中原获得。

    现在西域敌视他们,中原强大了起来,中原的皇帝封锁物资,几十年下来,老人毕竟是当年生活在中原的贵族,学习了很多的知识,他看到了危险。

    长期以往的下去,他们部落恐怕什么都没有了。

    “离开了中原,我们的弓会变得疲弱,马会变得瘦弱,勇士们吃不饱肚子……”

    老人喃喃道。

    “胡说八道。”

    台吉愤怒的转身,认为部落的智者已经老的意识不清了。

    他们有无边无际的土地。

    中原强大了,他们可以去很远很远的地方继续放牧,等哪天中原弱小了,他们又可以继续回来。

    第二天。

    老人在悲痛中死去。

    部落的智者死了,部落的人并没有觉得惋惜。

    老人劳动的能力不行,还需要靠部落接济,也是他要求善待汉人的工匠。

    年轻的部落人们无法理解。

    工匠有什么用?

    每个人都在为生活努力,工匠在草原上的本事还不如他们,和老人一样需要部落接济。

    智者为部落而担忧。

    部落的生活环境养不了闲人,也就无法支撑脱产的人,每个人都需要放牧。

    他如果看过北平的技术报,就会明白这是生产力的原因。

    只有充沛的生产力,才能让社会诞生许多不需要参与粮食劳作的行业和职业。

    智者其实是真的智者,只是普通人跟不上智者的思路。

    的确。

    草原有庞大的土地,比中原的面积要大的多,还有无数的矿产资源,本该可以生产无数的军备和工具。

    但是未来的时候,他们的西边也会出现敌人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