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元璋的应对-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天下哪里有不成功之事,只要不放弃,保持心中的坚定,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不认为应天府的工业发展不起来。

    只不过需要时间而已。

    甚至可能没有北平那么快,毕竟少了那孩子。

    但是只要走下去,必然就会成功。

    就像当年。

    天下豪杰辈出,他还是个乞讨的和尚。

    可又如何呢。

    只要坚定不移的一直走下去,终归会走到心中的目的地。

    “你最近多盯着他们,看看他们会做什么。”

    “也盯着北平,也看看他们会做什么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要看看。

    李道信领命而去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在被朱棣呵斥了一顿后,朱高炽就把权力交还了回去。

    不还不行啊。

    本来就是朱棣借给他的权力。

    自己真正的权力,目前还是中华重工,以及中华重工影响的势力。

    不过父子毕竟是父子。

    没有想象中的严厉处罚,朱高炽屁股一拍,轻描淡写的去了大兴,连世子府都没有回。

    后面的事情就让朱棣去头痛,朱高炽已经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,也有了清楚的判断。

    朱高炽底气十足。

    难道还有爷爷杀孙子不成?

    既然不杀,最后总不是让朱棣来教训自己。

    这些年来。

    朱高炽早就不怕朱棣了。

    不是因为权力,而是因为父子之情。

    朱高炽就没想过朱棣会把自己怎么样。

    没有剥夺中华重工,这才是朱高炽真正在乎的,已经说明了朱棣的态度。

    没有长史府,朱高炽通过中华重工,仍然能掌控形势。

    左手换右手而已。

    第一件事。

    定下新军的归属权。

    日后没有王爷和小王爷的手令,新军不受任何官员调度。

    第二件事。

    继续筹办庆祝大丰收活动。

    鼓励人们的游行。

    这就是节日。

    聚拢人心,提升百姓们的精神气。

    在欢乐的节日中。

    人们踊跃的加入社会性活动。

    第三件事。

    筹办下个月中秋节。

    朱高炽要让更多的人参与活动,让人们的精神达到丰富的境界。

    朱高炽不要静,他要动的社会。

    人们从活动中获得存在感,失去了外部的交流,人们就会麻木,就会失去心气。

    第四件事。

    组办工农兵先进个人大会。

    从工、农、兵三个群体中,挑选出先进事迹和个人,获得全体大会表彰事宜。

    五年的夯实工业基础,提高人们生活水平,接下来的阶段,就该注重人们的思想和精神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      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