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大宁有宁王,宁王可不会帮忙隐瞒,所以他们只能说密云。 正是如此,叶希贤要办案到底的决心越坚定。 到了这个地步了,军官们仍然在为王府打掩护,更加让叶希贤生气的是,这些是军官们自发的行为。 朱棣还不在北平呢。 叶希贤至今认为,这些军官是因为燕王的威望才如此卖命,燕世子在他眼中毕竟是小辈,名不正言不顺,下意识认为没有这么高的威望。 密云比开平更团结。 这里的军官更傲慢,让叶希贤很焦躁。 临时的牢门中。 也就是卫所衙门的公房。 密云分区的负责人严中正,亲自来到了此地。 没有叶希贤的手令,无人可以进入“牢房”。 但是严中正进来了。 几名军官躺在稻草铺的地面上,身上血迹斑斑,严中正立马就眼眶通红起来。 密云分区和大兴总部不同。 大兴总部有朱高炽亲自坐镇,以及规模的集中,各工厂的密集,优势远高于密云。 密云却能被人们称为分部,除了这些年的发展,严中正的才能是离不开的。 从一个皆一个的负责人,最后到了严中正手中。 此人是真正的领会了朱高炽常常提出的理论的人。 所以密云区的发展不如开平惊心动魄,更不如大兴的规模庞大工厂密集。 但是密云区很夯实。 无论是铁矿还是铁厂,无论是早期中华重工全管,还是目前加入民间资本为辅。 密云区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牢牢稳固。 所以开平模式在密云发生不了。 开平用短短大半年的时间,势头就快超过密云区了,看上去密云区的模式不如开平。 投资密云的资本,并不能改变密云。 哪怕是矿场上,矿工们也充分享受人文制度,保障矿工的利益。 其实这也是环境造就的。 铁矿毕竟和煤矿不一样。 大兴,开平,密云。 三个地方的虽然都在工业化,但是细节上有很大的区别,除了模式的变化,也是地方产业导致的。 但是无论怎么分析,只要涉及当下的密云区,严中正这个人是绕不开的。 他接受不了眼前的场景。 “军人只能牺牲在战场上,绝对不能死在自己人手中。”严中正悲痛的说道。 他仍然请来大夫,固执的不听人劝。 “严掌柜,别牵连了你,那姓叶的就是条疯狗,见人就咬。”牢房里的军官劝道。 在明末的时候。 辽东。 有支军队已经知道环境不妙,有军官提出撤退。 但是也有军官说。 用后世的白话结合后世风俗来说:“我们在辽东受百姓奉养多年,至今未立一功,如今国家危难,岂有不战而退的道理,亦无脸面,今日死则死矣。” 最后这支孤军全部牺牲,无一人投降。 先民有无数的精神值得后人崇敬。 这支军队是浙江兵。 也被后人称作戚家军。 军魂。 在古代是有的。 从百年镇守孤城,到冻死不拆屋,这些精神连绵不绝,铸造了伟大民族。 在密云区。 多年来军民一家的宣传,经济的富裕,整体道德的提高,所以叶希贤在密云很焦躁。 在他的眼中,密云的变化,更像是王府在地方影响力的增强,高到了叶希贤无法理解的地步。 毕竟叶希贤没有真正参与北平发展,所以他不能理解,哪怕他去了北平很多地方。 他看到的东西只是表面,而没有看出内核。 如果他真能分清楚这股风气和王府两者的区别,可能他就不会这么“酷烈”。 得知一名掌柜竟敢违背自己的命令,闯入了牢房,还带大夫去为军官治伤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