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九十八章 自来水入户-《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他们的头上,有一只南方飞来的燕子。

    这只燕子飞呀飞呀,跨过了大海,跨过了大山,跨过了丛林,飞到了北方。

    在北平府的又一处团建房区。

    这片大工地上,一幢幢房子拔地而起,许多的建筑工人在工地上忙碌。

    房子用的钢筋水泥结构,砖石和瓦片结合。

    在墙壁外层会抹上白石灰,不但起着消毒作用,还具备了美观,这里漂亮的房子,吸引了许多人。

    一幢二层的房子,带上后院,售价为七十两到一百二十两不等。

    当然还有更好的房子,售价要更高。

    而农村的普通房子都要五十两。

    这九十两银子的房价,又比城市里的房子要便宜些,而且这里的房子更舒适和环境优美。

    更重要的是每处团建房区都有成熟的配套设施。

    有学校,有供销社,有粮票银行,有剧院,有足球场,有修建的园林,有集市,有站台……

    中华重工普通工人年收入在十二两银子上下,有食堂免费的伙食,还有免费的住宿。

    普通工人咬咬牙能承担的起,管事以上的的压力更小。

    这些人都是买房的对象。

    还有无数的商人,甚至在团建房区做生意的小摊贩,有些会做生意的,他们的年收入不比在中华重工的工钱低。

    卫所的舍人,地方上的读书人,乡间的乡绅,许多人愿意花钱在这里买房置业。

    这种经济行为,对于北平自给自足生活模式的农民来看,是没有动力和这个经济能力的。

    但是人们会追求更好的环境。

    团建房区,不但具备了信息交流速度,也有了丰富的娱乐设施,还提供了无数的商机。

    学校,商店,公园园林,新剧,大型赛事……

    只要是脱离了土地的人们,都会追求这些事物,并且也让他们在这种环境下,获得更多的机会。

    蒸汽机的效率提高了,价格降低了。

    煤矿的价格也日益下降。

    军商联合办的工作人员,面对与外部商人合作事宜的情况,诞生了许多的需求。

    例如缓和两者之间的关系,增进双方的合作程度等等。

    其中一名管事提出了团建房区铺设水管的建议。

    这项建议增加了负担。

    但是又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,工程部团建房项目部,面对这份建议报告专门开了好几次研讨会。

    听到风声的煤场主们纷纷主动,游说工程部团建房项目部的管事人员们。

    “蒸汽机价格低,只需要几座水塔就可以提供团建房区的用水,提供给团建房区的煤矿,我们让利一部分,中华重工补贴一部分,这般下来三方获利。”

    “煤场主卖出了煤,项目部的房子会吸引更多的人,买房的人有了更好的生活设施。”

    “唯独吃亏的只有中华重工,总部会接受?”

    (本章完)

      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