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于国有利之事,王爷不应畏惧责任。” 金忠起身拱手,义正言辞。“如果连王爷都畏惧责任,而不愿意肩负重任,又有何人会愿意呢?” 朱棣还未回答,葛诚就知道金忠赢了。 圣人为何喜欢燕王。 正是因为燕王有担当。 整个北平以北的开拓,都是燕王打下来的,包括前年的大胜,而圣人在长城外先后设立开平卫,大宁卫。 实际上是瓜分燕王的胜利果实,可燕王从来没有埋怨。 朱棣抚摸了下巴。 金忠说的义正言辞,实际上是图权利,不过他说的有道理,抗倭是大事。 葛诚没有说话,一旁的余逢辰站了起来。 “金州之事牵扯山东,理应知会山东布政司,而不是王府下场,徒惹人非议。” 余逢辰拱手看向朱棣,真诚的劝诫:“北平布政司已有不满之声,再加上山东布政司,恐怕对王府不利。” “请王爷三思啊。”葛诚跟着说道。 金忠反对。 “布政司官员没有担当,只会对内,此事王府不出手,那么抗倭之事讲没有尽头。” “放肆。” 余逢辰抓住了金忠话语中的漏洞,“三司乃我朝国策,安敢如此轻视之。” “金右使的言论传了出去,岂不是让王府成为众矢之的。” “是在下失言。” 金忠知道自己说错话了,虽然他是这么认为的,可有些话不能当众说出来。 “咱认为金忠说得对。” 突然传来了话音,令众人吓了一跳,纷纷望向门口,只见到朱高炽微笑着走了进来。 朱棣本想质问禁足之令,不过又忍住了,当着外人的面,他不想打击老大的威信。 王爷都没有发话,其余人也不会不开眼提出禁足令。 朱高炽向众人拱了拱手。 辽东的倭乱,从洪武二十五年复起,一直到永乐九年,才让金州抓住了机会,把登陆上岸的倭寇就地全歼。 这十几年内,辽东百姓深受其苦,也让金州因为海运受阻,萎靡了十余年。 是明初将领不能打吗? 当然不是。 缺的是一个愿意担负抗倭责任的将领。 “倭寇之难,难在勇于任事之人,丘福是王府的人,他愿意为国平患,那王府就不应该顾忌非议而拒绝丘福。” “难道王府的担当,还不如丘福!”朱高炽掷地有声。 大厅中陷入了平静。 朱高炽面对朱棣的视线寸步不让。 他不是为了权利争。 是为了靖难之役,为了大明苍生而争。 削藩之策下,如果王府失败,他的下场也逃不过一死,他没这么圣贤,愿意为此付出生命,所以肯定是要支持朱棣造反的。 那么如何扩大朱棣的势力,尽最大可能消弭这场兵祸对地方的伤害,是他唯一能做到的事情。 (本章完)dengbi.net dmxsw.com qqxsw.com yifan.netshuyue.net epzw.net qqwxw.com xsguan.comxs007.com zhuike.net readw.com 23zw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