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辽东之事,出乎孤的意料,父皇的旨意,孤也没有想到,如果不是犬子一意孤行,恐怕也没有辽东的旨意,孤和你恐怕渐行渐远啊。” 房宽看向大公子,笑道。 “大公子可还记得我?” 朱高炽只记得大致的印象,具体却想不起来。 朱棣的态度,已经表明了此人的重要性。 难道是自己的蝴蝶翅膀搅动了历史? 的确。 历史上可没有这道旨意。 “当年在王府见到大公子时,大公子才十二岁,手里捧着书认真读书,如今已经成为了名声远扬的贤德之才,可喜可贺。” “好,以前的事就过去了,你我二人,以后再携手并进,方不负此段佳话。” 朱棣拉过房宽。 “属下必不负燕王。” 房宽认真道。 “好好好!”朱棣大喜,声音都激动的变了形。 此人是北平行都司的佥事,只要此人重归自己,那北平诸卫的形势也就变了。 房宽作为北平行都司的佥事,可以起到王府在辽东诸卫承上启下的决定性作用。 而燕王府和辽东诸卫,本就有千丝万缕的关系,缺的就是一个锚点,房宽最合适。 “王爷,末将向您磕头了。” 房宽话音刚落。 人群中走出来一名将领,大步上前磕头行礼。 “徐理,快快请起。” 朱棣笑得合不拢嘴,“听说你掌领的营州中护卫,获得了不少的军功啊。” 提起军功,徐理不但笑不起来,还满脸的忧虑。 这些军功,是跟着蓝玉出征,在蓝玉的帐下取得的。 早就闭口不谈这些丰功伟绩,生怕自己被打为蓝玉一党,正当惶恐之际,有了这道口子,他可顾不上未就藩的宁王,先抱紧燕王的大腿保住自己再说。 看着大厅内一片祥和之态,朱棣笑得合不拢嘴的模样,朱高炽深藏功与名。 这些人中,有受到蓝玉牵连的人,也有未受到蓝玉牵连的人,甚至还有靖难之役中投靠朱棣的靖难功臣。 无论如何,自己的行动,让朱棣的军权获得了巨大的变化。 以前是朱棣求着北平行都司,如今是北平行都司主动效忠朱棣,掌握了主动权。 以此为契机,朱高炽想着如何借助这股好势头,把北平行都司彻底掌控在手中。 管他什么宁王之类的,在朱棣面前都是个弟弟。 论伦理和地位威望,都无法跟朱棣相提并论。 像那宁王,还养在应天府,年龄才十五岁,和自己同岁而已,现在未就藩不提,就算就藩了,几年内有个屁的威望。 朱棣的年龄,可以当宁王的长辈了。 历史也是如此。 就藩后的宁王,哪怕二十岁后,也主要听朱棣的安排,没有违背过。 燕王善战,宁王善谋 换句话说。 宁王出主意,燕王拍板。 北平都司加上北平行都司,那才是完整的,只论地盘的大小,等于半个大辽,且是大辽的核心区域。 把这股力量充分的发展起来,才能为靖难之役打下基础,按照自己心中的计划,消弭靖难之役的巨大损失。 (本章完)dengbi.net dmxsw.com qqxsw.com yifan.netshuyue.net epzw.net qqwxw.com xsguan.comxs007.com zhuike.net readw.com 23zw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