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九十五章 原来还是外交-《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刘备买到了剪刀,买到了墨块,回来之后,立刻就拿给李孟羲。

    李孟羲得了墨,很开心。

    有剪刀。

    还有针线。

    李孟羲唯一的一把剪刀,给妇人们拿去用了,妇人们需要缝补东西,不能离了剪刀。

    有了剪刀,就意味着,编了半拉的扎甲,可以继续往下编了。

    刘备把东西送来之后,没有立刻离开,而是谈到了上午遇到的事。

    刘备说,让游骑前去,要是遇到村落,按李孟羲说的方法还好,游骑多立旗帜,少举刀枪,且可使两骑前去交涉,另两骑在后戒备。

    李孟羲想到的交涉方法已经很规范了。

    但是,李孟羲只想到了遇到村落的情况,而未忽略了在半路遇到乡人的情况。

    遇村再去交涉,跟半路遇到个人再上前交涉,这是两回事。

    游骑们并不都是口舌伶俐之人,也并不都是太通晓礼数之人,厮杀汉说话直来直去,往往少了点礼数。

    刘备有感于此,于是就想着跟李孟羲商量一下,看李孟羲能不能想出什么好主意,就像若是遇到村落,交涉的次序如何,约守成法,让士卒们依例遵守。

    看李孟羲能不能像前边那样,再想想路遇乡人,骑兵上前交涉的流程应该如何。

    刘备也太看的起李孟羲了,他这一问,把李孟羲都问懵逼了。

    我咋知道半路遇到了个人,该怎么交涉,李孟羲心里只嘀咕。

    这玩意儿得靠情商的好嘛。

    就算一样的交涉流程,偏偏就有些人,很有亲和力,上去三两句就能交涉成功。

    而有些人呢,哪怕他是满脸堆笑呢,你一看就觉得不喜欢,害怕他,这能交涉成功才怪了呢。

    因此,刘备问,若路遇乡人,士卒如何交涉才好。

    李孟羲语滞半天,问刘备。

    “那依玄德公看,该如何交涉?”李孟羲把问题反丢给了刘备。

    刘备在马上,沉思片刻。

    “路人半途遇我,我游骑数骑,路人见之,必有惊慌。

    故,首要之举,当安其心。
    第(1/3)页